<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一网联通一网共治全息服务

        时间:  2020/8/19 16:09:50  
        一网联通一网共治全息服务
         
        合肥包河“大共治”模式高质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新学期快开学了,我们家长再也不用为孩子们的安全担忧了!幼儿园门前的马路划上线了,旁边还腾出一块空地修成了停车场。”这是安徽省合肥市观湖苑幼儿园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家长群里发的一条微信,立即得到一连串点赞。
         
        以前,幼儿园放学,马路上站人、停车,孩子找家长、家长找孩子,乱作一团,秩序混乱不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现在人车都划定了区域,孩子放学排队也有了清晰站位,可以肯定以往混乱的场景不会再出现了。
         
        这个事情不大,却因涉及多个部门而长期没有得到根治成为了难题,如今顺利得到解决,这归功于合肥市包河区创新推出的“大共治”治理模式。
         
        包河区被称为安徽省第一城区,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包河区同样高质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推行以“平台汇、大联动、网格治”为主体的“大共治”治理模式,运用智慧城市大数据技术开发社会治理信息化网络平台,统合调度相关职能部门资源,统筹社会力量参与,以党建为引领下沉治理重心,实行协同指挥、综合协调、分级负责,依法处置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贴近群众诉求,让群众更多地共享获得感,从而保障城市稳定有序健康运行,促进城市社会和谐。
         
        平台汇
        变碎片信息为一体共享
         
        在合肥包公街道“大共治”指挥平台,工作人员一边接听电话,一边不停地调取实时视频,给网格员下派工作任务,再把网格员处理情况及时进行回复……这是包河区三级“大共治”指挥中心最常见的情景。
         
        2019年8月29日,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正式运行,标志着“大共治”治理模式付诸实践。针对当前数字化管理平台普遍存在的由于部门、街区分割造成的信息共享碎片化、平台部署分散化、支撑应用重复化、数据标准随意化的现状,包河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大共治”领导小组,强力推动“大共治”治理模式,系统整合业务流、工作流、信息流,以区级平台为中心,街镇平台为枢纽,居村工作站、网格员手持PDA、微信公众号等为基点,融合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建立“大共治”一体化信息平台。
         
        目前,由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街镇(大社区)网格化服务中心、居村共治工作站组成的三级运行体系初步形成。
         
        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杨永伦介绍说,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大共治”工作的指导、协调、推进和考核工作;街镇(大社区)网格化服务中心负责受理区级平台的派单,并对区域内网格员自行发现的问题实行一口受理、统一派单、跟踪问效;居村工作站在受理平台派单的同时负责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市场化管养企业等力量,建立居村前端自治工作机制,强化本区域内多种治理主体联动,高效实施前端自治。
         
        包河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是“大共治”的中枢,其一体化信息平台具有“五项功能”。数据集成:按照直接合并、双号并存、互联互通等方式,分类整合市、区各类热线平台;汇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大共治”数据库,实现全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实时监测:依据“大共治”管理服务清单,设置各类数据监测指标体系,依托平台对信息采集、分拨处置、核查反馈等业务流程进行监管,全面掌握全区各级各部门履职情况和工作成效。闭环处置:通过被动受理和主动发现,将社会治理中各类问题录入“大共治”信息平台形成单件,按照责任归属分级处置,形成标准化作业流程。
         
        指挥协同:依托“大共治”数据库和相关系统,对重点事项以及突发性事件进行智能化研判分析,匹配形成相应的处置方案,实现统一指挥调度。多元应用:挖掘系统数据价值,分析研判事件的发生特点、趋势以及变化规律,为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提供支撑。
         
        “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包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香贤说,“平台汇”是“大共治”的主体,实行“一网联通、一网共治”,打造一体化信息网络平台,将各级各部门日常管理和服务汇集到平台上,由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统筹协调、监督指挥,织就“条、块”之间一张网,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整合,破解了信息不共享、联动不高效、权责不匹配等传统条块分割弊端,极大提高了治理效率。
         
        大联动
        变条块分割为有机融合
         
        “这里是110,请问……”在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大共治”指挥中心(综合执法中心),这通电话着实让记者有些意外,110电话可以直接接到“大共治”中心,由派驻中心的民警直接调度网格员进行处置。
         
        派驻在中心的滨湖派出所民警倪蕾说,公安机关将5个公安非警务类案件直接流转给“大共治”平台,由社区基础网格处置,弥补了民警在物业管理、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上的短板,并从根本上减少非警务类报警的产生,压降了警情。
         
        由此,一支“社区110”队伍正在合肥滨湖世纪社区成形,他们身穿“蓝马甲”,按照“社区110”指令会第一时间出现在非警务类报警现场,而且将发现的辖区“黄赌毒”等警情及时反馈派出所,与公安民警形成“双出警”模式,解决了民警单出警解决不了的问题。
         
        合肥滨湖世纪社区党委副书记、综合执法中心主任钟震年说,社区建立了“4+X”综合执法队伍,城管、市场监管、派出所及交警的执法管理放在了社区,实行执法清单管理,汇聚各类执法力量,将原有职能部门资源和信息带到社区,也能将社区的信息和资源反馈到原有职能部门,执法联动按下了“快进键”。
         
        推行“大联动”运作,变条块分割为有机融合,是包河区“大共治”城市治理模式的核心。
         
        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包河区推行了街镇(大社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三到位”。人员下沉到位,成立街镇综合执法中心,下沉执法人员至街镇(大社区),建立街镇(大社区)层面的“4+X”综合执法队伍,其中“4”是指城管、市场监管、派出所、交警4个职能部门,“X”是指安监、环保、人社、住建、农林水等其他部门,下沉人员实行“区属、街管、街用”。职责明晰到位,全面梳理区级行政执法事项,厘清区、街执法管理边界,明确区直执法部门和街镇(大社区)各自应承担的行政执法任务清单。执法联动到位,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后果,灵活运用不同执法方式——条线部门单一执法、街镇综合执法和区、街联合执法。
         
        位于合肥芜湖路街道的“香港街”全长仅200多米,摊群点日均人流量达上万人,摊点管理松散、周边无序、环境脏乱,群众意见极大。今年5月,借助“大共治”平台,芜湖路街道通过执法联动,破解了这个老城管理难题。
         
        “我们不是破拆了事,而是让它‘涅盘重生’,街道制定了三步走方案,将这里打造成主题特色街区,进行产业业态升级,真正实现由文明创建难点向老城复兴亮点的华丽转身。”芜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蔡芳说。
         
        包河区副区长王成军说,社区是“块”,各职能部门是“条”,“条”和“条”之间以往缺少有效快速的衔接机制,联动就是实现层级之间、条块之间的有机融合。“大联动”能有效发挥执法中心的枢纽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聚合效应,握指成拳、聚树成林,变分散薄弱的执法为集中有效的执法,执法力量得到巩固与强化,通过建立以“按时办结率、公众满意率”等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下沉执法力量纳入“大共治”综合考核范畴,有效破解“散”和“乱”的局面。
         
        网格治
        变粗放管理为精细治理。
         
        合肥宁国路是有名的龙虾一条街,每到盛夏,这里的小龙虾经营者基本都要营业到凌晨以后,加上地摊经济活跃,给这里的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大共治’指挥中心为我们高效监管提供了支撑,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处置。”包公街道城管队员查炳坤说。
         
        更让像查炳坤这样的执法力量有底气的是,他们身后有一支强大的基础网格作为支撑。包河区提出了“大共治”基础网格的概念,就是以居民区、道路、自然要素为基础,根据辖区实有人口、建筑物、沿街门店等要素的数量、类型及综合管理难度,划分为若干个边界清晰、大小适当的工作单元。
         
        “基础网格按照一张网格、一个清单、一支队伍、一套机制、一把尺子‘五个一’标准进行组建。”王成军说,“大共治”平台首批将涉及安全隐患、明显影响城市环境、群众关注的焦点等问题纳入管理服务清单,共计11大类118小类,明确了每类问题在不同环节的责任主体、处置流程、处理时限、结案标准,解决了权责不清、标准不一的问题,为“大共治”业务单件“派遣的准、指挥的动”提供依据,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管留痕、责任可究。
         
        网格化治理是包河区“大共治”治理模式的基石,目的就是要推动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做强做实前端居民自治。包河区以党建为引领,将网格化治理与“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融为一体,将党的支部建在网格上,网格长由支委委员或支部书记担任,保证了基层治理有主导、有组织、有向心力,同时基层网格以开放性架构吸纳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组建网格自治队伍,充分发挥市民广泛参与和自治的积极性,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共治。
         
        “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打造优良的公共空间、安全的公共秩序、整洁的公共环境和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市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的品质。”李香贤说,包河“大共治”将坚持平台信息服务和网格员贴心服务有机统一,突出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服务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最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来源: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