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八化”唤醒村民内生动力
杭锦后旗创新举措趟出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过大年,是河套人家一年里最快乐最放松的日子。然而,今年的快乐氛围却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地处河套平原腹地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蛮会镇红旗村村委会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65户村民主动申请加入值勤队伍。
起初,村民就在露天地值勤。红旗村党支部书记严有德觉得天太冷,马上联系帮扶单位解决帐篷。帐篷一到,就有村民赶来帮忙搭建。与此同时,村民们还积极捐款捐物,仅在两天时间内,便捐款6150元以及价值数千元的物资。防控值勤点的炉子点上了,帐篷里顿时暖和起来。
红旗村村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这股热情从何而来?
曾任自治区驻杭锦后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总队长的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且国山近日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杭锦后旗创新治理模式,推出议事民主化、主体多元化、规定标准化、服务订单化、诚信契约化、评定星级化、责任网格化、手段智慧化“一村八化”,通过服务、引导、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各项建设,唤醒村民内生动力,使乡村治理中德治、法治、善治有机融合,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议事民主化顺应民心民意
“‘一村八化’让挪一村发生了根本变化,没人上访了。”杭锦后旗旗头道桥镇党委副书记、挪一村第一书记魏杰说。
根据议事民主化要求,挪一村选出村民自治7人组,社长任组长,6名村民代表为成员,村内所有事务大家民主决策,7人组具有重大事项最终决策统筹权。
2018年,挪一村争取到一项农田建设项目,需要彻底打乱渠沟路林田原有布局,各家农田土地均需重新规划整合,经过7人组和村民们充分沟通,最终规划整合顺利完成,没有发生任何矛盾。
在且国山看来,议事民主化和主体多元化主要就是要解决群众参与农村社会治理途径不畅的问题。通过这一举措,全旗所有村社都自发组织成立了诸如村民理事会、家乡建设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自治组织,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规定标准化建设美好家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红旗村过去天一下雨,路上都是小水坑,人们得跳过水坑走。”红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增士说,2018年,红旗村二组通过村民协商,短短几个月就筹到5万多元,顺利解决了街道硬化、亮化等问题。
如今,红旗村以规定标准化为抓手,实施村庄“五化+庭院三区+垃圾处理三级处理机制”,把乡村治理各项工作定量化标准化,使乡村治理有一个共同遵循的“尺子”。
吴增士告诉记者,红旗村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短平快养殖”,村民家家户户都有产业发展项目。2018年,全村庭院经济收益超10万元。
“三道桥镇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主动联系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部分村社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开展订单服务,确保了村民获得稳定收益。”三道桥镇党委书记余强介绍说。
责任契约化培育村庄新风
“过去村规民约也有,但因为缺乏约束力,没有实行下去。”吴增士说,制订的新村规民约增加了“黑色”条款,不尽责在村里就办不了事。
据了解,为确保村规民约务实管用,各村采取签“一约三书”(村规民约、镇村农户三方责任契约书、社会负面清单承诺书、子女赡养义务协议书)的形式开展专项治理,把不履行赡养义务、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取消或停止其享受普惠性政策待遇。
“2016年我刚到任时,蛮会镇水费欠费户达40%。”蛮会镇党委书记邢洪圣告诉记者,实施“一村八化”两年来,现在该镇已是全旗水费交纳最好的乡镇。
而永进村每年还推出了评定星级户措施。“你家‘卫生星’,我家‘道德星’、他家‘致富星’,全村已经形成了得‘星’为荣、创‘星’争‘星’的浓厚氛围,真正实现了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吴增士对评定星级户措施赞不绝口。
责任网格化实现精细治理
“完善网格化治理方式,把村庄人居环境、治安管理、护林护渠等人、地、事、物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中,是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杭锦后旗旗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国栋向记者介绍,各村社按照10户至15户不等标准划分责任网格,并明确具体责任人。
二道桥镇、太阳庙农场等地还建立村微信群,群里设立微课堂,通过微教育、微服务、微管理、微监督,助推乡村治理提档升级。
且国山说,通过“一村八化”农村社会治理探索实践,广大群众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主人翁精神确立起来,解决了农村社会“脏乱差”“等靠要”等老大难问题,改变了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的问题,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新体制,走出了一条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