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上报”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上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 本报记者 黄辉 《法治周末》记者 周孝清
江西省上饶市白鸥园社区八角塘西巷,有一家经营多年的闽笋加工坊。加工坊排放出来的废水四溢,气味呛鼻难闻,尤其到了夏天,周边邻居更是不敢开窗。
社区网格员周露接到居民反映后,通过手机上的“上饶公众”App将该事件上报。第二天,环保、安监、卫生等部门工作人员联合执法,并与街道、社区干部一道上门沟通协调。一个月后,加工坊搬离白鸥园社区,受到居民点赞。
这是上饶市推行“上饶公众”系统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位于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处的上饶,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个骑跨式垂直交叉高铁城市。近年来,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剧增,各类矛盾纠纷大量涌现,该市社会治理压力倍增。
“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满足群众期盼为目标,努力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系统——‘上饶公众’。”上饶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荣高介绍说,该系统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社区网格为底座、以综治中心实体化为平台,让线上线下相连结、服务管理相融合、干部群众相联通,形成了“扁平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社会化参与、信息化运行”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扁平管理精简层级打破壁垒
提起婺源,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中国最美乡村”的字眼。
但婺源县蚺城街道朱塘社区田老太的心情,最近却美不起来。她家楼下开了一家酒店,每到饭点,呼呼的油烟吹入家中,令她平添不少烦恼。
“这事能管管吗?”田老太找到社区网格员。网格员将这一情况通过“上饶公众”上报给街道管理员,管理员收到后立即将此事件流转给县环保局、县城管局。
随后,街道管理员和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县城管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等一同到现场处理,要求酒店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将排放口改道,同时责令酒店在营业时间关闭面朝田家的窗户。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经此处理,田老太非常满意。
近年来,上饶积极响应新时代社会治理新需求,运用大数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研发出“上饶公众”专业版和公众版App,延伸社区治理的“云触角”,将政府服务与群众需求缩短为“指尖上的距离”。
“形象地说,‘上饶公众’就是一个‘框’,社会治理的各类要素都往里面装。”上饶市委政法委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主任刘兆敏介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中心指挥、一张网络覆盖、一个网格办事、一个终端运行、一个标准考核”的运行模式。
据了解,上饶按照“边界清晰、全域覆盖、规模适度、功能完整”的原则细化社区网格,在全市划定了近2万个网格,每个网格中配备一名网格员,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有事找格格”,也成为当地不少群众的口头禅。
上饶市通过“上饶公众”系统精简层级,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在每个层级都为群众开行“直通车”,确保群众诉求精准直达。同时,打破管理壁垒,实现线上系统并轨,多网合一,线下集中进驻,各司其责,使每个诉求都能直通职能部门,改变了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群众点单单位制作干部跑堂
“昆山居有违章建筑!”2018年8月10日下午16时54分,上饶市广丰区洋口镇昆山居一村民通过“上饶公众”App上传了一条信息,并配发了现场照片。
一分钟后,这条信息即被受理。洋口镇副镇长黄剑通过手机将这一情况流转给区城管局。
第二天,广丰区城管局办公室主任毛晓升召集城管执法人员前往现场调查,该处建筑系当地一村民拟在闲置的空地上私建住宅,却没有办理审批手续。执法人员当晚就将违章建筑拆除,并将处置结果上传平台。
这是《法制日报》记者在广丰区综治中心,通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屏幕所看到的事件处置流程。
据介绍,群众只要发现身边的问题或遇到了难事,都可以编辑信息通过公众App“一键上报”。系统受理后,将自动识别事件类别,进行区域精准定位,即时推送到具体办事人员的专业版App上,并通过提醒、警示、自动跳级等智能化方式督促尽快办结。
“任何信息一旦进入系统,都将全时跟踪、全程记录、全线留痕。”上饶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海风说,办与未办、办到哪里、卡在哪里,全都晒在手机App上,尽在“掌”握,时刻回应群众的关切。
“‘上饶公众’系统创造了全方位定制的服务模式,也就是社情民意、网格收集,网格发声、综治响应,综治吹哨、部门报到。”上饶市信州区西市街道司法所所长侯含告诉记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群众点单”“单位制作”“干部跑堂”。
据了解,上饶将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调度中心有效整合,合署办公,变主抓社会治安的综治中心为党委、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指挥中心。同时,将30多个单位150多项涉民惠民和公共服务项目融入该系统,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2017年以来,“上饶公众”系统共收集各类事件82万余件,办结率达93.70%。
“上饶公众”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系统“实用、好用、管用”,群众“愿用、会用、想用”。这是记者在实地采访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2017年以来,“上饶公众”公众版App注册群众迅速上升到95万余人,其中活跃用户超过40万。该系统因高效、便捷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称赞,被誉为上饶版的“枫桥经验”。
“只要通过公众版App,动一动手指就可以实现‘一键到达’。同时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足不出户享受诸如咨询政策、交纳水电气话等费用、申请证照许可等各项服务。”上饶市友邦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会计吴芳介绍说。这种“键对键”的快捷方式,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在反映诉求的同时,纷纷在手机上建言献策。
去年4月,上饶市通过“上饶公众”系统数据分析,了解到很多市民反映中心城区里弄小巷道路坑洼、人车拥堵、环境卫生较差等情况。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统筹推进落实全市里弄小巷提升改造三年计划。2018年,改造提升里弄小巷19条,布局实施智能停车项目9个、新增停车位6000多个。
上饶市委政法委干部刘传辉告诉记者,上饶还启动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信州区西市街道、上饶县旭日街道等地广泛发动群众通过“上饶公众”App上报环境卫生信息,有力推动了中心城区的环境卫生由原来“脏、乱、差”转变为现在的“洁、净、美”。
通过推行“上饶公众”,2018年上饶市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18.4%,八类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58.4%,破案数同比上升31.4%,全年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6.66%,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2018年10月,江西省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暨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现场会在上饶召开,省委书记刘奇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全省推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之“上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