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强调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法制网郑州2月25日电 记者赵红旗 今天,河南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两快、两全”和“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要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河南省司法厅厅长申黎明在工作报告中说,2018年,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着。一是三大平台建成运行。全省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居)法律服务工作室、村(居)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热线平台、网络平台提档升级。二是法律援助服务民生更加有力。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2万件,其中,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9万件,挽回损失、追回报酬2.7亿元。三是律师工作健康发展。全省律师共为3432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21826家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组建368个律师服务团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出法律意见5020条,有474名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河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陈红瑜在讲话中指出,重新组建的司法厅(局)在机构职能、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省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职能新定位,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立做好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信心决心。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一次办妥、一网通办、三级十同、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
会议强调,必须用改革创新破解工作难题、推动事业发展。要拓展创新法律服务领域,改革创新法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全面建立法律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协调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