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广西法院司法改革扭住关键精准发力

        时间:  2018/12/7 13:51:24  
        以看得见方式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
         
        广西法院司法改革扭住关键精准发力
         
        改革开放4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人民司法事业一直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加强,在创新中前进。
         
        近年来,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重大基础性改革在八桂大地全面铺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框架确立,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告状难”成为历史,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广西司法改革步履铿锵,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到公平正义。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广西区情出发,落实主体责任,善作善成,确保各项改革落地生根。这是广西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广西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海龙说。
         
        牵住司法责任制“牛鼻子”
         
        “入额之后,法官的职业保障得到提升,职业尊荣感增强。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因为每个法官要对自己的案件终身负责,这种压力自然就转化为办好精品案件的动力。”提及员额制和司法责任制改革,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入额法官聂凯颇有感触。
         
        2016年,聂凯作为广西第一批入额法官,专门审理普通程序的民事案件。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评为兴宁区人民法院的办案标兵。
         
        2016年以来,广西法院分两批遴选出员额法官4729名。除因退休等原因退出外,目前实有员额法官4450名,法官年龄、专业、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
         
        “我们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实行新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逐步取消案件层层审批制,改革裁判文书签署机制,灵活组建审判团队,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完善审判组织运行模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罗秀文说。
         
        改革后法官决定审判结果,权力很大。如何“放权不放任”,在放权的同时加强审判监督管理是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的重点。
         
        据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佟海霞介绍,一方面,广西制订了审判权力清单,对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些规定进行了细化,落实院长、庭长、部门的管理职责,法官主办的案件自己签发,院长庭长不参与不能签发,保障法官权力;另一方面,改革审委会,由专业法官会议提供参考意见,所有上审委会的案件要先通过专业法官会,统一裁判尺度,内部全程监控。
         
        “大家都笑称司法改革是要法官‘裸奔’。”佟海霞笑着说,高院决心很大,确实是把能公开的全部置于阳光下,特别是对院领导办案毫不客气,全区700多位院领导办案情况每个季度公布一次排名情况,是否带头办案一目了然。
         
        数据显示,2017年,全区员额法官人均审结案件118件,比实行员额制改革前增长87%,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全区法院正副院长办理案件45982件、正副庭长办理案件262488件,分别占全区审结案件总量的8.98%和51.31%。
         
        司法便民给群众获得感
         
        去往边境崇左市的路上,广西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梁瑜迫不及待向记者介绍广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版的建设情况。从事多年政法工作,梁瑜经历了法院立案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
         
        “我们处在一个改革的时期。”梁瑜说:“没有效果的改革是没有用的,是虚的改革,我们边做边摸索,现在效果出来了。”
         
        在崇左中院,从进门的第一刻,就能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变革。身份证一刷,人脸识别,寻路导航,是谁,什么案件,路怎么走,清晰展示。
         
        诉讼服务中心占据两层楼,分设安检、立案大厅、信访服务、调解、速裁5个区域。在立案大厅,智能导航导诉、立案自助一体等先进设备应接不暇。传统纸质卷宗材料上交,每分钟双面扫描60页,短短几分钟变成电子版,随即进入智能文件柜,自动生成二维码发送到办案法官手机上。
         
        “智慧”诉讼服务将一项项改革愿景变成惠民红利,让群众有一种在家办事一样的“主人翁”获得感。
         
        为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升级版建设,广西高院出台1个方案、3个细则,34个项目建设,包括服务中心的基础建设、多元纠纷化解和繁简分流3个部分。
         
        先行先试的试点法院中,桂林市鱼峰区人民法院认领繁简分流。民商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结案周期同比缩短7天,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平均审理周期不超过10天,法官正常上下班,告别5+2,白加黑。
         
        “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成效就是两句话,服务高效快捷,审判质效提高。”梁瑜说。
         
        目前,广西法院建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水平的诉讼服务中心,56个法院完成了诉讼服务中心升级版的基础建设。2017年,广西基层法院受理一审民商事案件262453件,分流快审的民商事案件占受理案件总数的67.53%,成效非常显着。
         
        家事审判实现家庭救治
         
        2014年底,一场关于家事审判的改革在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法院悄然酝酿。鉴于家事案件受案数多、伦理性强等特点,良庆区人民法院在原有“妇女儿童维权岗”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家事法庭,转变理念,在司法柔性和情感治愈性上苦下功夫。
         
        此后两年时间,良庆区人民法院先后被定为自治区、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改革向深水区迈进。
         
        构建家事纠纷联动式、多元化解机制是改革的重点之一。良庆区人民法院在广西率先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驻院,参与家室纠纷调解工作,与司法、民政、救助管理、妇联等部门合作设立广西首个反家暴庇护中心、探视中心、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室、家事巡回法庭等,探索出一条家事纠纷化解新路径。
         
        “我们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综治协调、法院推动、社会参与这5大原则,组建专业化家事审判团队,引入心理咨询、人民调解力量,改革家事审判流程,完善家事审判调解制度,逐步形成家事审判改革的‘良庆模式’。”良庆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于健说。
         
        难能可贵的是,良庆区人民法院的大胆革新,推动了城区公共性家事纠纷化解机制的构建。
         
        深入推进反家暴联动机制,广西法院创新的举措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全区出台家事少审案件审判工作流程,柳州市试点集中管辖家事少审案件,自治区高院牵头,组织自治区综治办、妇联、司法厅、公安厅、民政厅等15个单位,建立高规格的家事审判改革联席会议制度。
         
        多方合力下,广西细化了反家庭暴力的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家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从“一判了之”到“家庭救治”,广西充分体现家事审判的人文关怀。
         
        “家和才能万事兴。推进家事审判改革是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路径。”罗秀文说,全区法院每年受理一审家事案件近5万件,前两年一审调撤结案率达到56%,其中4个全国试点法院调撤率分别达到73.56%、81.94%、63.56%、80%。(莫小松 马艳 王志堂 徐鹏)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