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接地气自然有人气
湖南构建全维度多层次广覆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因为我家的红薯藤长到了赵金会的庄稼地里,影响了赵金会的庄稼生长,和我吵了起来。也不知是谁给辅警刘学军打了电话,他就和村干部一起过来调解了。”湖南邵东县廉桥镇新建村村民赵余权说,“还别说,这位辅警真有点办法,几个回合就把纠纷化解了”。
赵余权点赞的刘学军是名村辅警,说起村辅警,源于2016年起在邵阳市推行的“一村一辅警”战略。经过3年来的推动,
“一村一辅警”不仅成为湖南公安警务改革的一张名片,也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找到了一条新路。
如今,“一村一辅警”,已经成为老百姓身边最近的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收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交通安全协管员、乡村义务消防员。
今年10月下旬,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黄关春在全省“一村一辅警”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提出,在2019年2月底前,全省2.3万多个建制村,每个村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驻村警务辅助人员,设置1个驻村警务室。
近年来,湖南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全方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着力构建全维度、多层次、广覆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体系,深入推进了“枫桥经验”传承发展,全省矛盾纠纷总量、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命案、群体性事件连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年上升。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夯实基层基础这个平台,努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抓住预防化解矛盾这个重点,不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突出法治保障这个关键,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向良法善治迈进,是湖南传承、发展‘枫桥经验’的核心做法。”湖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田福德说。
党建引领嵌入各个环节
芙蓉区朝阳街道地处长沙火车站窗口位置,社情民意复杂,有“三多两难”特点,即: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乱源管控难、维护稳定难。
为改变这一状况,朝阳街道探索出“1+X”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新模式:“1”是以派出所矛盾调处中心为平台,由经验丰富的民警、街道司法所所长等人牵头24小时值守调解,同时聘请三家律师事务所轮流驻点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X”是街道调委会充分整合司法、公安、交警、信访、工商、安监、城管等部门的调解资源,建立紧密型、常态化的联动机制。
朝阳街道已建立6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4个驻单位调解室,形成了由56个民调小组、100个调解信息员组成的调解组织体系,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无缝对接。
“朝阳街道的做法,是湖南各地各系统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的一个缩影。”湖南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说,为改变过去那种仅靠单一手段、单个部门、单兵作战的调解方式,有效化解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重大矛盾纠纷,湖南建立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简称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元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各地格外注重把党建引领嵌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在全省中心城区、县城和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全面推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全面推进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代表进网格、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驻网格、区域性党组织接网格、群团和社会组织联网格,精心打造了以现有辖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为基本框架的“网格+党建”组织体系,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一体化网格管理格局。
目前,湖南在全省已划分的6.6万余个城乡网格中全部建立了网格党支部,引导社区党员支持参与社区建设,推进居民自治,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便民惠民服务,形成“小网格大党建大服务”的社会治理格局。
多元化解机制丰富完善
王某是湖南长沙某大学学生,因发热到该校校医处就诊,当晚转入湖南某医院急诊,入院后医院予以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在转院后一天经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父亲及其亲属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初期误诊、抢救不力,事后伪造、篡改病历等过错,要求医院承担责任,双方因此产生纠纷。因死者系少数民族,死亡后已按照民族风俗入土为安,未进行尸检,亦未做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死者的最终死因及医院有无过错、过错大小及因果关系等均难以确定,调解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医患双方在责任划分及赔偿数额上的矛盾焦点问题,长沙市医疗纠纷调委会组织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相关医学专家、法学专家及专职调解员,调解这起医疗纠纷。听倾诉、准分析,最终获得了死者家属的理解和认同,促成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
“全面加强医疗纠纷调解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在特定行业和专业领域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是湖南积极传承发展枫桥经验的一大亮点。”湖南省司法厅基层处负责人说,瞄准矛盾纠纷的多发领域,湖南先后建立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支持经费场所、司法行政指导推动的道交、医疗、劳资、山林、拆迁、消费、物业、保险等新型人民调解组织1720个。
近年来,湖南各地始终坚持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主线,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益阳市在法院系统率先建立民商事纠纷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民事案件诉前引导和诉中委托人民调解;怀化市在警务一体化机制改革中引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人民调解和治安调解“无缝对接”;永州市推行“二次调解”机制,对初次调解不成功的矛盾纠纷由司法局组织法律专家和调解能手对纠纷进行再次调解;株洲市推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扩大人民调解社会影响力;衡阳市将专项调解活动与“律师进社区”活动相结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法律服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等等。
运用现代科技服务调解
“喂!请问是‘580’吗?我是学堂坡……我家水管突然爆裂,我不会修,你能过来帮我一下吗?”6月17日晚上8点多,“580”团队晚班值守人员姜伏军接到居民来电后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了团队负责人谢善群。
由于来电居民年纪偏大,且手机信号不好,未能听清楚漏水住户详细地址,谢善群拿着工具带着扩音喇叭在整个小区范围内寻找,最终在学堂坡3栋找到来电居民,后得知系一名空巢老人,谢善群及时帮助老人解决了问题。
长沙市岳麓区学堂坡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余海艳说,为真正做到平安共享,居民自发组建了“580”(我帮您)志愿服务团队,共分为3个机动队,每天随时随地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为充分发动依靠群众,长沙、岳阳等地纷纷开展了看门守栋、邻里守望、联户联片等治安联防活动,推广“五老维稳协会”“十店联防”“中心户长制”“户户联防”等鲜活经验,开展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大巡逻。主要由退休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亲情服务队,推行法治化、网格化、民主化服务,在政策宣传、服务群众、矛盾调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湖南各地积极主动拥抱大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湖南省司法厅构建并依托12348湖南法网·如法网,大力推进“互联网+人民调解”,实现矛盾纠纷网上受理、调解、跟踪、统计、分析、研判。一些人民调解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极大方便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点对点”“面对面”“键对键”的调解服务,实现了矛盾纠纷调处“线上”和“线下”同频共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记者手记
社会治理的经验、模式,接了地气,自然更有人气。队伍专业,态度热情,处置耐心,手段先进,方法创新,化解及时,是采访中记者对湖南各地传承发展“枫桥经验”的突出感受。
最大限度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优化机制方法,最大限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最大的合力,全方位、全天候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是湖南各地传承、发展“枫桥经验”的突出特点。相信融合了大众智慧、汇聚了各方资源力量的新时代湖南地域的“枫桥经验”,会成为三湘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阮占江 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