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上海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

        时间:  2018/10/30 11:45:51  
        突出便民利民提升效能源头把控
         
        上海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
         
        上海市司法局大力推进“智慧公证”“智慧调解”“智慧司鉴”等智能化系统建设,“一朵云、两平台、三入口、多应用、聚智能”的大数据平台也已初具雏形。
         
        “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司法部相关部署要求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说,“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便民利民、提升效能、源头把控,将业务工作与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智慧公证实现便民利民
         
        在东方公证处的“智能办证机”前,《法制日报》记者插入身份证,屏幕上便出现了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走完整个办证流程,只需7分钟。
         
        “以前每个环节都要排队,现在一机搞定。”市民老刘说。记者看到,他正在用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缴纳公证费。
         
        该公证处介绍,“智能办证机”包含了当事人信息录入、身份证核查、人证比对、公证文书生成等12项自动辅助办证功能,只需按流程操作,当事人就能完成公证办理。据悉,该机器今后将在上海实现全覆盖。
         
        2018年7月,上海市司法局下发“工作方案”,明确全市22家公证处对市民申请办理103项公证事项,提供“最多跑一次”服务。市民可以通过网上申请办理享受“最多只跑一次、用时减少一半”的便民服务。
         
        在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上海秉持“服务为民”的理念,形成了以线上平台为主,线中(热线)、线下平台为辅的信息化公共法律服务模式,让法律服务“线上送手中、线下送门口”。
         
        智慧调解提升工作效能
         
        普陀区医调委调解员董宪民接到一桩医疗纠纷,由于涉及患者死亡以及医疗事故赔偿,难度很大,倍感压力。为此,他通过“人民调解智能辅助系统”检索了大量类似案件,查阅了系统推送的相关法院判决书和法律法规。在充分了解了此类纠纷的法律适用、赔偿标准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董宪民最终顺利调结此案。
         
        随后,他又通过手机“智慧调解”小程序,将案件相关信息一一录入,系统很快就自动生成了电子调解协议书。
         
        据悉,该系统是上海最新研发的信息化数据平台。“通过这个系统,每调一件案子都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解案例,然后可以推送给其他调解员作参考,帮助实现类案同调,提升效能。”上海市司法局基层处处长商忠强告诉记者。
         
        目前该系统已基本实现矛盾纠纷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应采尽采,加上110公安司法联动信息及12348法律服务数据等,将逐步实现社会矛盾全域感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智慧司鉴实现源头把控
         
        法医向平不久前刚接到一件毒物鉴定的委托,她登录“智慧司鉴”业务平台录入相关信息。很快,案件信息就被传输到了上海市司法局的“司鉴监管系统”。记者看到,这个系统以“时间轴”的形式清晰反映了每一起鉴定案件的申请、受理、鉴定、出证等鉴定全过程信息。
         
        多年来,“黄牛”借助司法鉴定获取赔偿的“一条龙”服务非法牟利现象一直饱受诟病,严重损害司法鉴定公信力,也不同程度地侵蚀司法鉴定队伍。
         
        “‘黄牛’通常都有规律可循,通过系统大数据监管,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可以马上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把控住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上海市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处处长卜少华告诉记者。
         
        此外,上海市司法局还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实时收集、实时分析的信息化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实现将行业监管的主体从人工向数据自动监管转化。
         
        “智慧司鉴”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将有效解决以往司法鉴定监管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有望成为深化司法鉴定改革的重要手段。
         
        据悉,目前“智慧司鉴”系统已在部分司法鉴定机构试运行,接下来将结合试点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后在全市推广。(余东明 黄浩栋)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