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如今,一种新型“管家式警务”模式在绍兴公安机关正在全面推开,一张由线上线下交织而成的立体化、全覆盖“管家”警务网,坚持“忠诚、专注、贴心”的“管家”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时空、零距离”的警务服务,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新的内涵。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老台门里邻里发生纠纷,可能会引发过激行为。”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分局蕺山派出所民警朱波通过手机上一个名叫“越警管家”的平台,接收到辖区群众反映的信息,立马上门了解情况。朱波通过耐心细致地调解,缓解了双方的情绪,双方表示会通过正当途径解决纠纷。
在绍兴,市民只要拿起手机,关注绍兴公安官方微信“群蓝星微动力”,就可以进入“越警管家”平台,这里有“管家”民警24小时帮助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越警管家’为基层派出所与群众建立起了一条随时可以发起连接的双向通道,做到‘零距离’沟通。”绍兴市公安局网上办事服务中心主任金晓玉介绍,目前“越警管家”已在全市2736个社区(村居)全面推开。
随着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化,绍兴公安服务智能化正改变着百姓的生活。与“越警管家”平台线上服务相呼应的,是绍兴公安不断加大警务自助机覆盖面,为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警务服务。
走进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镇南警务站,这里有24小时自助警务服务区,市民通过身份证自助受理机,只需动动手指花几分钟,就能完成换领身份证等;这里有出入境自助签注系统受理机,市民跑一次就可以完成往来港澳通行证再次签注,申请、缴费、打印一站式完成……绍兴公安机关真正做到警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持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视角思考公安放管服改革,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在绍兴市公安局看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内涵就是以群众感受为标准倒逼深化自身改革。绍兴市公安局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市县一体、警民融合、全警应用、全民普惠”的“越警管家”平台为抓手,主动破解警种之间、市县两级、公安内外机制、流程、数据壁垒,有效实现办事服务、基层治理、指挥处置、内部管理等公安领域数据的“一次跑”“全网通”,着力推动信息化引领下的各项警务改革不断深入。
绍兴市公安局还于5月10日启动运行“越警管家民意感知中心”,通过智慧民意感知系统对群众到公安机关办事全量数据汇集,统一平台沉淀、全量短信回访。绍兴市公安局副局长潘益民表示:“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办事是否方便满意,作为公安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
借助现代科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我们打造‘管家式警务’,就是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不断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关注警务服务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推动社会治理由传统管理向智能服务转变,警务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约型转变的重要创新之举。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扁平化管理、融合式发展、全方位覆盖的现代警务模式,从根本上提升服务群众和治理社会能力水平。”绍兴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徐华水表示。
如果说“管家式警务”是绍兴公安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集中体现,那么“越警管家”警务站就是实现这一现代警务模式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公安机关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直接窗口,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
“越警管家”建设不仅为群众服务,还能为警务人员提供“百科全书式”的执法执勤操作指引,为一线警务人员提供管家式的服务,确保他们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切实做好标准管家、平安管家、勤务管家、执法管家,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从打造一个“管家”平台,到织就一张“管家”警务网,再到建设一支“管家”警察队伍,“越警管家”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时空、零距离”的“管家式警务”服务,做到“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
从以前的“社会管理”到现在的“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差,却彰显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理念。
“‘枫桥经验’不变的内涵之一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下一步,我们要把‘越警管家’打造成一个开放、融合、创想的平台,推动建立一个党政领导、部门协调、群众参与、上下一体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徐华水表示。(谢佳 朱凤娟)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peace.gov.cn/2018-09/08/content_11484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