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浙江检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时间:  2018/8/15 16:17:38  
        勇创法律监督为民服务标杆省
         
        浙江检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编者按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浙江是“枫桥经验”发源地,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建立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和社会重大风险,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有力地促进了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勇创法律监督为民服务标杆省。本报今天刊发浙江检察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经验的记者调查,敬请读者关注。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在水乡浙江绍兴,古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最近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屡有发生,绍兴市越城区检察院在调查中发现后,立即向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出检察建议,同时将古桥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向市检察院反映,绍兴市检察院加快部署,以点带面地推进了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工作。
         
        这是浙江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的缩影。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贾宇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现代治理理念,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围绕“深化法律监督,彰显司法权威,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线,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推动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勇创法律监督为民服务标杆省,为新时代检察机关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提供浙江样本。
         
        人民情怀彰显司法为民
         
        “枫桥经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新时代“枫桥经验”无论如何发展,依靠群众、保障民生的根基不能变,而检察机关所要做的就是把“枫桥经验”的人民情怀,融入到深化法律监督的具体实践中。
         
        今年6月29日,对于三项改革叠加下的浙江省检察机关,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天上午,浙江省三级检察院同时挂上了“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的牌子。
         
        贾宇说,这个中心承载着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重大使命,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发现线索的平台、强化监督的抓手,为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成立满月以来,全省三级院中心共接收举办线索760件,审查后移送的线索有348件,共办理20多件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典型案件。
         
        在“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民们惊喜地发现店口镇的一个垃圾场变成了一个“生态警示公园”,可供茶余饭后休闲观光。
         
        原来,这项改变是检察机关开展监督办案的结果。
         
        2017年,诸暨市人民检察院在店口镇开展“生态环保”执法监督,会同有关部门对排查中发现的8家非法超标排放重金属废水企业进行依法查处。
         
        办案的同时检察机关也在思考,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对违法犯罪破坏的生态环境,应想尽办法进行修复。随之,检察机关会同法院、公安、环保等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替代性司法修复机制的规定》。店口检察室与环保、公安和镇政府一起,开展替代性修复工作,督促涉污企业缴纳生态损害赔偿金115万元,将店口镇一座垃圾场翻建成全省首个“生态警示公园”。
         
        诸暨市检察院检察长谢剑说,监督就是办案,办案就是监督,基层检察室的工作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诸暨积极发挥检察室的地缘优势,将检察工作延伸到镇、覆盖到村、连接到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拉近了检察与群众的关系,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检察院”。
         
        在台州市三门县,检察机关创新打造检察权公开运行平台,开展公开审查和公开宣告。检察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说理,使人民群众对检察决定的感知由“一张纸”变成了一堂法治公开课,既维护了检察决定的司法权威,又切实服务于社会治理。如今,这项制度已在台州全市覆盖,并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开。
         
        加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浙江从点到面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造性提出保护性司法理念,创新了合适成年人参与诉讼、犯罪记录封存、附条件不起诉等一批专业化内容机制。
         
        2017年,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模式,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肯定推广。目前,全省检察机关依托企业、社区等成立450个帮教基地,组建宁波慈溪“花季关护”、湖州南浔“春燕”、台州路桥“爱·倾听”等50多个工作室,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迷途知返,80多人经帮教后考上了大学。
         
        源头防控体现司法温度
         
        杭州是全国18个“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试点”城市之一。杭州市检察机关建立“律师参与”“量刑建议精准化”并融入“智慧公诉”,通过被告人认罪认罚、事后悔过退赃,促进各方和解,修复社会关系,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2017年6月,临安某冷藏公司冷库起火,造成浙皖农贸城110家商户受灾,930多万元货物受损。2018年3月,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检察院对三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提起公诉。办案中,承办检察官严谨核对商户损失,客观公正回应商户诉求和关切,并通过耐心沟通和教育谈心,促使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最终110家商户全部领取赔偿并接受调解。后法院依法判决,对三人适用缓刑。
         
        在侨乡青田县发生的一起交通肇事案,傅某驾驶无号牌三轮摩托车,与横穿马路的郑某发生碰撞,导致郑某当场死亡。检察院迅速启动涉侨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协调双方调解,通过“不捕”处理,不仅化解了矛盾,也唤起了社会对弱势家庭的同情和关怀,更让司法的温度传导到异国他乡的侨胞。
         
        坚持“少捕慎诉”,促进刑事和解,减少“负面产出”,提升办案质效,降低“万人犯罪率”,已成为全省检察机关的共识。浙江省刑事犯罪的“不捕率”“不诉率”从2013年到2017年逐年上升,五年翻了一倍多。今年上半年,全省刑事犯罪不捕率、不诉率再创新高,分别为27.1%和14.7%,超过全国平均数5个以上百分点。
         
        开展源头控案,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优良效果是“枫桥经验”给予检察机关重大启示。浙江省检察机关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促进社会矛盾源头治理。2016年3月,温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司法局在该院控申接待窗口设立“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援助服务站”,每月安排优秀律师值班,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代理申请、参与公开办理或公开听证活动、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等形式,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大大提升了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
         
        法治为本助力社会善治
         
        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通过提起公益诉讼,用法律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问题。
         
        2005年8月至2006年底,瑞力杰公司将上百吨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在开化县的山坳中,造成周边土壤及水生态环境严重污染。
         
        2017年12月7日,开化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瑞力杰公司支付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费、生态环境修复费以及检测、鉴定评估费等共154万余元。
         
        今年3月22日,开化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这是浙江省检察机关提起的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自2017年7月1日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代表公共利益,开始向企业讨还“环境债”,以公益诉讼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浙江建设。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现代化水平,检察机关大有可为。衢州市检察机关加强与全科网格和县乡综合指挥平台的融合,探索构建“网格+检察”工作机制,发挥现代科技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检察监督”,依法高效处理网格平台反映的问题和事件,加强类案和系统性问题的整治和防控,促进基层依法治理。
         
        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则从另一个角度推进社会治理,2015年在履行职责中发现,不法分子利用物流行业的管理缺陷而犯罪的案件逐年增多,于是就办案中发现的“大物流”领域社会治理问题,向主管部门发送《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书》,催生了快递收寄验视制度和快递实名制——所有寄递物流企业必须严格执行100%先验视后封箱、100%寄递实名制和100%X光机安检三项制度,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在杭州70余所中小学,孩子们都能听到“西子姐姐”的声音,这是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创设的杭州首家检察官广播原创节目——西子FM,以真实办案经历为素材讲述未成年人身边的法律故事。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浙江省检察机关担当“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采取法治副校长、法治教育基地、刑事案件白皮书、“检察官辨法”电视栏目、微电影等形式,开展系统性法治教育,为提升全社会法治水平贡献力量。5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开展法治巡讲5000多场,覆盖200多万人。(陈东升 王春)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