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中国法院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

        时间:  2015/7/22 10:33:13  
        日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开通广东高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该热线是“线上法院”的一种,当事人和律师可通过电话、短信、网站3种途径联系法官,并及时得到反馈。
         
        据悉,通过“线上法院”,紧急诉求将第一时间被转交办案法官跟进;案件进展等程序性信息和简单的法律问题,热线工作人员和值班法官可直接答复;当事人、律师的沟通诉求将在2个工作日内得到答复。信息办理情况将关乎法官个人考核,并受法院纪检组监察室监督。
         
        据介绍,“线上法院”是广东近年来建设虚拟诉讼服务中心计划中的一部分。此外,该计划还有以广东法院网为基础建设的“网上法院”和移动智能手机服务平台“掌上法院”。
         
        广东省律师协会副总监事刘涛说,“线上法院”可以直接帮律师通知法官,法官很快就会主动回电话,避免了紧急情况下联系不上法官的窘境。以后还可以实现网上提交证据和网上阅卷,提升律师的工作效率。
         
        “通过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可切实减轻当事人和律师的诉讼负担,实现诉讼服务质的飞跃。”广东高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润霖说。
         
        据规划,到2017年底,广东157家法院的立案、阅卷、案件查询、文书送达等事务都能通过线上办理,将进一步实现法院建设信息智能化。
         
        而在中国东北部省份吉林,国内首家省级电子法院已启动一个多月。在电子法院开通运行后,群众及诉讼参与人在不到访法院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便可办理诉讼业务,为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节省大量往返法院的时间和费用。
         
        据悉,不少发达国家已将电子诉讼服务作为对现有诉讼模式的补充和完善,推动信息化创新,提高司法效率。例如,作为电子诉讼发达国家,韩国约有58%的民事案件通过电子法院审理。吉林电子法院的建设就曾向韩国同行学习。
         
        韩国电子诉讼的便捷让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常松印象深刻:韩国某基层法院受理民事纠纷案,立案、审查只用10分钟,由于证据、文书到庭前已上传其电子法院系统,庭审过程也不到1小时。而在中国基层法院,同类型案件仅起诉、立案、审查等程序就需要至少一天时间。
         
        经过摸索,吉林的电子法院于6月启动,除开庭必须来法院外,立案、缴费、举证、阅卷等步骤都可在网上完成。
         
        “电子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方便群众诉讼,降低诉讼成本,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司法需求。”王常松说。
         
        黑龙江龙电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亚兰说,电子法院是法院工作的巨大创新,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当事人和律师路途的颠簸,提高了办事效率。
         
        “目前吉林省内的案件很多已不需要律师亲临法院现场办案,而是通过电子法院在线提交证据、相互质证。”吉林省律师协会会长迟日大说,电子法院给法官传统的审案方式带来巨大改变,有效解决了律师“立案难”“阅卷难”“会见难”等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实现法院的信息智能化建设,通过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方式,将有助于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法院系统计划到2017年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院信息化3.0版,其中包括:形成全国法院固定和移动网络相结合、全面支持广大干警和社会公众随时随地接入的“网络法院”;形成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全面覆盖全国法院和人民群众,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法院”;形成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100%,国家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案件数据、电子档案、司法解释等覆盖率100%的“智能法院”。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荣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法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利用率,建设智能化法院顺应了新时期审判工作和审判管理的需要。(谈昦玄 毛一竹 吴昊)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