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东莞:三千法律人实现普法无“死角”

        时间:  2015/6/8 11:06:31  
        东莞普法讲师队伍日益发展壮大
         
        三千法律人实现普法无“死角”  
         
        广东省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近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六五”普法以来,东莞市普法讲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普法讲师团成立之初的150多人已发展到现在“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的3100多人;从以专家学者为主体发展到涵盖人民警察、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不同领域的法律工作者。在法律服务领域,从主要提供法治讲座服务扩展到定期开展法治宣讲和法治咨询、编写法治宣传材料、担任法治副校长和驻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各类法律服务;从以为机关单位服务为主到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各镇街、村(社区)、中小学、工厂、企业等。“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的3100多名成员在推进法律“六进”中渗透到村居和各个行业,实现了全市普法“无死角”。
         
        用身边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
         
        5月24日晚上7点25分,律师吴泷飞走进东莞市“空中普法基地”——东莞广播电视台《与法同行》栏目直播间,这是他作为东莞市“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第三次走进电台直播间。在1个小时的节目里,吴律师对近期发生在东莞南城的一起因打架事件产生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深度剖析,并通过节目热线电话和微博等回答了听众的法律提问。
         
        “在开展法治宣讲活动之外,参加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普法平台举办的各类活动,是普法讲师们的一项重要职责。”东莞市司法局局长郭瑞华向记者介绍,目前东莞建立了东莞电台“空中普法基地”,该基地是结合东莞市外来务工人员多、工厂企业普遍有广播系统及本土频道收听率较高的实际而建立的。“空中普法基地”每个星期天晚上上线,由“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会同节目主持人针对各类重大法治事件和东莞热点法律问题,进行“以案说法”式的法治解读,回答听众的各类法律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莞市司法局还积极鼓励和引导“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参与市直媒体法治类栏目以及“东莞普法”微博、微信、网站的建设,以法治角度解读新闻及政策,将新闻性与普及法律知识相结合,强化与读者的互动。
         
        “我们的设想是实现‘用身边的案例教育身边人’”。谈起普法讲师队伍的组建过程,东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志广向记者介绍,3100多名“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中,有人民警察1000多名、法官检察官3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1000多名、律师公证员700多名、专家学者40多名,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但都是法治建设的具体实践者或研究者,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典型案例,有着丰富工作经验。
         
        “宣讲团成员中的1000名警察,是采用自愿报名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从全市1万多名民警中招募而来,他们都是东莞市公安机关的办案骨干,政治素质较高、演讲技能较强、热心宣传工作,很多都有法治副校长等法治宣传工作经验。”东莞市原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现任广东省司法厅厅长杨江华告诉记者,3100多名“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基本上都是各个法律行业的佼佼者,通过他们“以案说法”的法治宣传活动,能够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普法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
         
        除了经常参加“空中普法基地”的节目直播,律师高剑锋还担任长安镇锦厦社区的社区律师。每个星期四,他都要到社区值班一天,回答群众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像高剑锋这样需要定期到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有592名。
         
        据介绍,东莞从2012年起逐步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并从2014年下半年起每年为驻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1万元的财政补贴,目前全市592个村(社区)均配备了1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东莞将法治宣传功能融入到法律顾问进村(社区)服务中,指导律师将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开展人民调解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定期提供相关主题资料,并要求驻村(社区)法律顾问至少做到“四个一”:即,每周至少与村(社区)进行1次电话沟通;每个月至少到村(社区)服务1天(不少于8个小时) ;每个季度至少为当地企业和干部、群众举办1次法治讲座;每年至少举办1次户外宣传活动。
         
        “我们一直努力推动讲师团成员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与提供法律服务相结合。”东莞市司法局副局长袁洪昌说。除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形成专门的“法律进村居”长效机制,东莞正在全市557所中小学校开展包括场所、队伍、活动、制度等内容在内的“校园法苑”建设,上千名“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通过担任法治副校长、学校法律顾问等形式参与“校园法苑”建设,使“法律进学校”常态化开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东莞还举行了以平安建设为主题的“送法上门”活动,组织“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到全市各中小学校、300人以上企业(工厂)及各村(社区),开展主动授课辅导、广播电视普法、现场咨询服务、流动展板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计划全年累计开展活动不少于6500场(次)。作为东莞市政府今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该市每个月都通过媒体对外公布活动开展情况。
         
        针对群众当前迫切需要安全防范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我们专门和公安局商定了30个送法上门普法主题”。袁洪昌告诉记者,东莞市司法局希望通过开展这类活动,推动全市各级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日常行政执法、司法以及律师执业等工作相结合,把法治教育融入到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积极构建多元参与普法格局
         
        据袁洪昌介绍,“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设立了6个分团,平时主要采取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等形式开展活动。同时,东莞市司法局还注意收集普法讲师成员的讲课资料、以案释法的案例等,计划汇编成册,达到共享资源、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此外,考虑到不同普法对象的接受方式,该局特别注重对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技巧的培训。今年5月8日,东莞市司法局针对全市公安、司法行政系统的200多名“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开展了专题普法业务技巧培训。
         
        “我们计划将普法讲师队伍建设与法治宣传志愿者、各单位普法联络员、普法社工队伍建设等工作相结合。”袁洪昌说,我们还将继续整合全市各类普法资源,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法治宣传,培育法治宣传社会组织和团体,努力构建多元参与的普法格局。
         
        据介绍,东莞从2012年起逐步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并从2014年下半年起每年为驻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1万元的财政补贴,目前全市592个村(社区)均配备了1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东莞将法治宣传功能融入到法律顾问进村(社区)服务中,指导律师将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开展人民调解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定期提供相关主题资料,并要求驻村(社区)法律顾问至少做到“四个一”:即每周至少与村(社区)进行1次电话沟通;每个月至少到村(社区)服务1天(不少于8个小时);每个季度至少为当地企业和干部、群众举办1次法治讲座;每年至少举办1次户外宣传活动。
         
        “我们一直努力推动讲师团成员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与提供法律服务相结合。”东莞市司法局副局长袁洪昌说。除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形成专门的“法律进村居”长效机制,东莞正在全市557所中小学校开展包括场所、队伍、活动、制度等内容在内的“校园法苑”建设,上千名“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通过担任法治副校长、学校法律顾问等形式参与“校园法苑”建设,使“法律进学校”常态化开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东莞还举行了以平安建设为主题的“送法上门”活动,组织“法润莞邑”法治宣讲团成员到全市各中小学校、300人以上企业(工厂)及各村(社区),开展主动授课辅导、广播电视普法、现场咨询服务、流动展板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计划全年累计开展活动不少于6500场(次)。作为东莞市政府今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该市每个月都通过媒体对外公布活动开展情况。
         
        “针对群众当前迫切需要安全防范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我们专门和公安局商定了30个送法上门普法主题”。袁洪昌告诉记者,东莞市司法局希望通过开展这类活动,推动全市各级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日常行政执法、司法以及律师执业等工作相结合,把法治教育融入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邓新建)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