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警力无增长改善的“浙江样本”

        时间:  2015/5/11 11:24:33  
        内部挖潜和社会借力并重 信息化建设与警务机制改革并驱
         
        警力无增长改善的“浙江样本”
         
        社会治安日趋复杂,短期内警力又不可能大幅增长。面对这样的“新常态”,浙江省公安机关着力内部挖潜和社会借力并重,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改革警务机制并驱,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改善。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刘力伟表示,浙江公安要勇当全国公安改革的排头兵、先行者、探路人。
         
        提升每名民警素质 整合现有警力资源
         
        “五一”小长假期间,记者在浙江警察学院看到,操场上热闹非凡,5600多名高中应届毕业生在这里参加面试、心理、体能“三位一体”综合测试。据悉,将体能成绩按15%计入总分,在全国公安院校还是第一家。浙江警察学院副院长宫毅告诉记者:“招生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为公安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年跟着干、二年能单干、三年成骨干。”浙江公安机关通过实施“新警成长培养机制”,以“警师制”“搭档制”等方式,着力提升新录用、新轮岗民警的业务工作能力。“在警力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紧贴实战、能力为先’的理念,注重战法战术演练和实战技能培训,力求一警多能、一招制敌。”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改革办”主任刘静如是说。
         
        如果说提升每名民警的素质是内部挖潜的根本,那么调整和改革警务机制、整合现有警力资源则是关键所在。刘力伟认为,当前违法犯罪活动流动性、跨区域性特征明显,需要围绕主动先发的要求改革警务、勤务机制,更加突出以快制快,更加强调打信息战、科技战、合成战。为此,浙江鼓励各地探索改革,支持县级公安机关重新配置警种职能,引导市级公安机关整合区(县)看守所,对指挥、网警、刑侦等警种实行市、区两级统配警力和手段。
         
        推进基础工作与信息化有机融合
         
        信息化快速发展为警务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是系统繁杂、信息壁垒也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警力。
         
        近年来,浙江公安机关为破解这一难题,坚持用互联网思维来拥抱大数据,通过加快建设省厅大数据中心,整合内部和社会信息资源并高度共享,稳步推进“多网合一”建设,实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自动比对、智能预警,促进浙江公安驶上智慧警务快车道,既实现了“机器换人”,也通过推进基础工作与信息化有机融合,提升了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记者了解到,2014年,浙江全省公安机关行政、刑事案件卷宗电子化率分别达到92.7%和88.1%,不仅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流程,也极大提高民警的办案效率,真正实现了“多办案、办好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浙江加快为一线民警配备警务通,帮助民警从信息采集高负荷中解放出来。“公安改革、‘四项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派出所。”近年来,浙江一直把加强派出所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连续出台3个加强派出所建设的文件,目的就是进一步为派出所松绑减负、提能增效。
         
        注重社会借力 释放警力资源
         
        无论是新警招录改革还是一警多能的培训,无论是警务机制的革新还是警务信息化的推进,无一不是为了实现现有警力资源的效能最大化。如何在此基础上解放出更多的警力?浙江公安机关在内部挖潜的同时,注重“耳听八方”,在社会借力上下功夫。
         
        今年年初,绍兴、温州两地探索推出了“114社会移车”的做法,移车成功率达73%,从受理、查询到联系到车主的平均速度由原来的16分钟缩短到现在的2分钟,为群众解决了难题,更为基层110报警服务台和交警部门减了负。温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李乐辉告诉记者,大量移车求助类警情“转嫁”到114后,有效释放了110紧急报警求助通道,从而把110这一有限的社会公共资源留给更加需要的人。
         
        与此同时,绍兴等地公安机关车辆安全技术检测站也更名为车辆安全技术指导中心,交警部门只加强对机动车检测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并在交警支队车管所增挂远程视频监管中心的牌子,绍兴全市9家检测机构实施人财物全面脱钩,原先派驻到检测站的民警已全部撤离。绍兴市公安局副局长丁松勇坦言,此举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斩断或明或暗的利益链,改变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处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警力资源。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富通集团董事长王建沂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协辅警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提案》,建议从国家层面解决“临时工”问题。事实上,近年来,浙江省公安机关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在全力打造专业、敬业、职业的协辅警队伍建设方面已初见成效,重点解决协辅警的法律定位、员额核定、经费保障、最低薪酬、人员出路等重点难点问题。(詹肖冰)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李星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