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浙江成立维护国防利益法律援助站。
10年前,浙江出台涉军合法权益保障制度。
5年前,浙江建立了部队法律援助工作站200余家。
去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最大限度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从创新试点到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予以固定和推广,浙江涉军法律援助工作实现了“华丽转身”,省法律援助中心还被中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集体”。
浙江省司法厅厅长赵光君介绍,2010年至今,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案件千余件,接受日常性法律咨询万余人次,为军人军属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超千万元,开辟的“绿色通道”让军人军属维权无后顾之忧,促进了军地融合式发展。
“当兵还可以免费请律师?”杭州边检站干部徐鹏领到法律援助拥军联系卡,一脸惊喜。
这张联系卡是驻点法援工作站为新分配的干部及其家属发放的,卡片上记载了法援事项、流程,还有与之结对律师的电话。
在驻浙团以上部队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源于浙江省2010年出台的规定,该规定指出,目前全省涉军法律援助工作平台和组织网络基本完备,军人军属可以就近寻求法律援助。
2012年,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军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将多年来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援助的经验做法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随着涉军法律援助站遍地开花,各县市也纷纷制定规章制度。浙江省瑞安市司法局专门出台了《法援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提高预算总额;江山市则由各律师事务所分别与驻江部队建立结对服务关系。
“我儿子是一名现役军人,我能不能申请法律援助?”浙江庆元县蒙州街道大济村村民老胡上门求助,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尹志健热情接待了他。
老胡的儿子2008年12月入伍,他自己承包了一块水果基地,但被同村人老姚毁坏,老姚被检察院以犯故意毁坏罪提起公诉。
了解原委后,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指派律师吴发恭帮老胡维权。最终,在律师介入下,案件以庭前和解方式圆满解决,老胡当场拿到了2.3万元赔偿金。
“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对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设置军人军属优先指示牌。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伟强表示,多地法律援助机构还降低了门槛,凭现役军人、军属提供的有效证件和证明,做到免审经济状况获得法律援助。
法援事项逐步扩大也是一大亮点。浙江省通过出台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将军人婚姻家庭纠纷、军属农资产品质量纠纷等案件类型纳入援助范围。宁波、缙云等地还不限制对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案件范围。
“请问您对我中心指派的律师在会见、阅卷、庭审等阶段的表现满意么?”
接到杭州市淳安县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回访,退伍军人童某连声称赞:“满意,十分满意,真的很感谢我的律师!”
“我们将法援案件从申请、审批、指派、承办、结案、归档等环节纳入监管,通过电话回访、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发放监督表等方式,加强对律师和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监管。”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董红民介绍,针对疑难案件,还建立了援助案件专家论证会,确保案件质量。
近年来,浙江不断强化案件质量监管,要求市级法律援助机构健全办案质量监督机制,将涉军法律援助案件全部纳入质量评估范围,加强对部队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业务指导,发现并纠正管理和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王春 李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