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法官,是我此生的最高荣誉

        时间:  2016/9/28 10:33:24  
        法官,是我此生的最高荣誉
        ——记江苏南京栖霞区法院原常务副院长周翊
         
        赵兴武
         
        周翊病倒了。
         
        九次的化疗使他瘦了一大圈,病魔无情地折磨着他。躺在病床上,他向前来探望的院长请求,“我出院后,不当副院长了,但还可以作为普通法官办案子!”
         
        “当法官,是我终生的职业梦想!”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周翊,初心不改。
         
        大病面前,他放不下的是工作
         
        2012年的年初五,天气显得格外的冷。这天,周翊被医院确诊为患早期多发性骨髓瘤病(骨癌)。
         
        就在病情确诊的前一个月,周翊还在处理一起维稳案件。那天早晨,周翊起床照例要去上班,妻子见他的脸色像黄纸一样,央求他去医院检查。“到了医院,他咳嗽不止,连扶着电梯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最后还是好心人帮忙架着将他送进了检查室。”妻子邓萍说。
         
        “他的身体基础很好,病是累出来的!”邓萍坚信治疗加休养是他最对症的“处方”。但他却说,“新院长刚来报到,我作为常务副院长这个时候不在会影响工作!”
         
        院长王睿也拗不过他,命令他以治病为主,以指导工作为辅。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周翊是个工作认真的人。
         
        2012年2月,原告戚某诉被告天长市东昕房地产公司、姚某借款合同纠纷案被二审发回重审。作为分管副院长,他要求担任审判长亲自审理。
         
        由于案情复杂,查明事实的关键是案件的当事人姚某,而此时的姚某正在200公里外的安徽宿州监狱服刑。那天,周院长带领合议庭成员早晨6点半乘车出发,一路颠簸3个小时来到监狱,开完庭后又马不停蹄地往回赶,直到晚上9点多才回到南京。“一天往返400多公里,我们正常人坐车都感到累,患病在身的周院长就可想而知了!” 现民二庭庭长黄秀明说。
         
        涉诉信访被称为“司法第一难”。这项工作也是周翊分管。
         
        盈嘉公司在栖霞区尧化门开发建设的“盈嘉香榴湾”小区,由于建设资金被挪用致使工程停工。施工队罢工,供货商封堵施工工地,300多名购房者集体向区政府上访求助。近一个月,法院受理涉盈嘉公司诉讼案件500多件,“盈嘉事件”成为当地头号维稳难题。
         
        周翊临危受命。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带领工作团队深入施工现场,查找“病因”,制定解决方案,开展协调工作,最终使问题一揽子得到解决。
         
        “好法官不能只会纸上谈兵,对涉诉信访案件应该学会多从经验的、常识的角度分析问题、认识案情,尽量弥合各方当事人的情绪对立、利益对立、意见对立!”周翊用行动传授破解涉诉信访难题的办法。
         
        他分管立案工作的那几年,栖霞法院诉讼信访案件从93件降到39件,工作受到市法院的表扬。
         
        荣誉面前,他一次又一次的谦让
         
        和周翊熟悉的同事都说,“在法院,他比一般人付出的要多, 但获得的荣誉却很少,都被他谦让了。”
         
        “法官,是我此生的最高荣誉!”他总是用这样的话谢绝。
         
        法院审判专业知识性强。他从进法院开始,就一直如饥似渴的在学习。他把别人喝茶、娱乐、应酬的时间都用在读书上。现在,他已有了研究生文凭,在全市经济审判条线小有名气。
         
        基层是最好的学习课堂。1999年,周翊从经济庭调任到龙潭法庭任庭长。这是法院最偏远的一个农村法庭,不仅办公条件差,交通也十分不便,乘公交车上班单趟要两三个小时,法官只能住庭办案。从周一到周六,他们白天办案,晚上学习研讨写文书。三年后,他把一个普通法庭带成了先进,获得了优秀人民法庭的称号。
         
        在法庭,诉来的大多是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类型的纠纷,面对的是最普通的村民。“只有对民众打官司的痛苦保持悲悯,带着对民众的深厚感情办案,才能成为一名被群众认同的好法官。”这是周翊用三年的基层实践换来的真知。
         
        周翊事业上的成长期也恰是他家庭事务的繁忙期。而对家庭,他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年在经济庭,法院受理了南京火花塞厂贷款纠纷案,该案涉及的债权债务比较多,仅在东北就有300多件。当时,法官既要审理案件,还要负责执行。周翊丢下出生仅两个月的儿子到东北办案,这一去就是两个月,案件倒是结了不少,可他回来时却瘦了十几斤。南京火花塞厂给他领导的团队送来了锦旗。
         
        在龙潭法庭,他的孩子才7岁,正是孩子性格定型和对父母最依恋的时期,而他一周只能和孩子见一面。
         
        “这么多年,他从未休过假,这次生病住院是他和家人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邓萍说。
         
        是非面前,他的灵魂没有一点皱纹
         
        从发病到住院治疗,他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了近4年。
         
        2015年7月,周翊的病情有了恶化,身体的不适使他在床上连翻个身都感到剧烈的疼痛。在妻子一再的紧逼下,他不得不向院长请假住进医院接受化疗。
         
        周翊患病后从未跟法院提过要求,这次有了例外。
         
        “既然不在位了,就不能还占着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的位置,这样会影响工作。”在病床上他把个人的这个决定说给同事听。
         
        第二天,他从医院拖着病身到法院找到王睿院长辞官。没想到话刚出口,就被当场拒绝,“你的病会很快好起来的,全院干警都希望你早日回到岗位!”
         
        周翊了解自己的病情,也能体会到领导的关心。但他坚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过了几天,他又专程找到区委组织部的领导,递交辞呈。领导见他如此执着,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周翊是法院常务副院长,还分管后勤基建工作。
         
        他家有个亲戚从事房屋建筑配套使用的脚手架工程,脚手架质量信誉远近闻名。他找到周翊,要求参加投标并请求关照。周翊坚决不同意,“你的产品质量再好也不能进场,不然我就说不清了,管理起来也不硬气。”
         
        不为案件说情打招呼,是常陪伴周翊孩子及亲属的一句唠叨。
         
        周翊的一位好友因一起合同纠纷诉到了栖霞法院,他了解周翊的处事风格,搬来周翊的长辈出面说情。周翊反复劝导他们要相信法院会公正处理,就是没有去打招呼。后来,这起案件输了,周翊专门拿着判决书从法理到情理分析给他听,打开他的心结,打消他的怨气。
         
        2014年7月,周翊的儿子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儿子希望爸爸能利用关系和专业对口的某大企业打个招呼去就职。周翊明确表态开不了这个口。晚上,周翊找儿子谈心,“孩子,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后来,儿子在家发奋读书,一年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从“理工男”转身成为一名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是非面前,他的灵魂没有一点皱纹!”王睿这样称赞。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