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孙亦华(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警长)
整理:吴 艺 张 昕
我所在的静安分局交警支队二中队是蝉联11年“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集体。我从警22年,在22个除夕夜里都只扮演着一种角色,那就是“人民警察”,爸爸、儿子的角色演得不怎么好。我记得有一年除夕夜,儿子哭着打电话给我:“爸爸,今晚一家人吃年夜饭就缺你了!”我说:“爸爸在抓坏人,你在家要像个男子汉照顾好家里每个人。”其实,那会儿我正站在寒风中指挥交通,风吹进眼睛里不停流泪,也可能是想家里人了。等儿子上初中以后,基本就不问我了,直接发短信:“爸爸,除夕您又不在家,提前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记得戴好我买的护膝保暖。”都说警察的孩子早当家,儿子早已经理解我这工作性质了,他送的一副皮护膝十几年了我还在用。
最难忘的还是去年的除夕夜。现在许多老百姓怕麻烦,都到饭店去吃年夜饭了。南京西路上有许多知名老饭店,晚上9点多居然出现“晚高峰”拥堵了。指挥中心指令我们备勤警力增援出警,排堵保畅,加快沿线通行流量。
23时许,等马路上慢慢恢复通畅后,我和同事们准备回岗亭里休息下喝口热水,电台里又传来呼叫声。我以为又是紧急指令,坐在摩托车上,打开头盔面罩,歪着头认真听起来。
“阿华,今年有这个特殊的机会让我和儿子的声音陪着你过除夕,你开摩托车时注意安全,不要太担心家里,明天一早你先回家睡一会儿我们再去爸妈家拜年。”正当我纳闷儿电台里怎么会传来我太太的声音时,又传来儿子的声音:“爸,明天我会烧好红枣年糕汤圆等你回家吃,祝您一年比一年节节高,身体棒棒的!”
原来,这个活动叫“除夕亲情速递”,是我们分局在除夕当天邀请民警家属,以新春寄语的方式问候执勤的我们,我有幸被抽中。以前,在电台里接到的都是110指令,要求增援、要求处警,没想到在除夕夜里、在岗位上,居然接到了老婆和孩子从电台里发来的问候,听到这个“指令”我当时就流泪了。
我也数不清这是在岗位上度过的第几个除夕夜。这么多年,除夕夜和家里人打电话早已成了习惯,电话里父母的声音逐渐老去,儿子的声音逐渐成熟,而我依旧在交警的岗位上坚守,尤其是去年的“电台惊喜”至今让人难忘!我们的缺席,是为了更多家庭的团圆,想想也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