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战斗在戒毒一线的“特殊卫士”,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帮助一个个被毒魔摧残、良知泯灭的戒毒人员重塑灵魂,燃起新生的希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司法行政戒毒人民警察。
今年4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璀璨的星灯下,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隆重举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薛伟、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王涛、安徽省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余红生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们是戒毒警察中的优秀代表,也是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群体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缩影。
用真情捂热冰封内心
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薛伟第一个从温热的被窝里爬起来,带领炊事班为全所1500多名戒毒人员准备早饭;短暂的休息后,他组织戒毒人员集合、点名、出操,安排戒毒人员参加习艺劳动。中午他组织学员就餐、午休。下午上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队列训练。晚饭过后开展教育活动,一直忙到九点半。学员就寝后,他还要对通过白天观察发现的个别有思想问题的学员进行谈话疏导,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所回家。
这样马不停蹄的工作节奏,薛伟坚持了整整23年。23年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有多少个危险时刻,他自己都已记不清。
201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薛伟正在值班,突然一声刺耳的玻璃碎裂声划破了夜空的宁静。“薛队长,马某要割腕自杀。”值班学员慌了神。薛伟立即打开大门,火速冲到了马某的隔离室。只见马某左手腕鲜血迸射,右手紧握一块碎窗户玻璃,恐吓着意欲上前救护的4名监护学员,声嘶力竭地大喊:“谁上来我就戳谁,我不想活了!”现场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这是一名患有艾滋病的戒毒人员。
薛伟稍稳心神,急中生智大喊道:“住手,你妈妈和你女儿来看你了,你也看看她们。”趁马某愣神的瞬间,薛伟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铁钳一般牢牢抓住马某握着碎玻璃的右手,在值班民警的配合下夺下碎玻璃,并及时拨打了120,有效处置了一起恶性事件。
在薛伟的字典里,没有强者弱者的标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戒毒人员的每一件事,他都记在心上;遇到戒毒人员家庭困难,他总是解囊资助。2006年6月,薛伟所在中队戒毒人员范某的母亲病重住院,没钱治疗。薛伟在安慰范某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看望其母亲,并将准备好的2000元钱交到范某家人手里。范某妻子来探视时将此事告诉范某,他听后备受感动,冰封的内心渐渐融化。
“我一定戒掉毒瘾,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范某坚定地对薛伟说。出所后,范某没有复吸,而是找了一份工作,半年后把薛伟为其母亲垫付的医药费还上了。这是他自力更生重新做人的标志,也是对薛伟付出心血的最好回报。
探索集中管理新模式
2009年4月,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承担了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除广州外)男性HIV感染人员集中管理的特殊任务。在巨大的职业风险面前,作为副大队长的王涛第一个主动报名,申请到集中管理区工作。在他的感召下,其他民警纷纷踊跃报名,HIV感染人员集中管理区顺利组建。
在集中管理区工作,需要克服工作和生活上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无现成经验可供借鉴、随时面临职业暴露风险、HIV感染人员管理难度大、孩子年幼需要照顾、亲朋好友不理解……6年来,王涛顶着压力,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奋战在前,多次果断应对和处置HIV感染人员打架斗殴、群体闹事、重病急救等突发事件。他还耐心细致做好HIV感染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带领大队民警成功教育挽救HIV戒毒人员1000多名,主导成功教育矫治顽固危险HIV戒毒人员150多名。
在王涛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集中管理区逐步摸索出了“三分管理”模式、“关爱教育”方法和“六步医治”疗程,打造形成了融管理、教育、医治三位于一体、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专业队伍为保障的集中收治“3+1+1”品牌。集中管理区持续实现了安全管理“零事故”、难改分子教育“零反复”、所内疫情“零传播”、职业暴露“零事件”、执法管理“零违纪”、所内戒毒人员“零死亡”六个“零指标”,为全国HIV感染人员集中管理工作积累了新经验。
用奉献践行砖头精神
“人生需要一盏指路明灯,这盏明灯就是信仰。”这是安徽省宝丰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余红生的座右铭。作为一名普通基层民警,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头精神,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在余红生的时间表里,从来没有8小时工作和双休日、节假日的概念。经常加班加点,他从不说累;有时得不到家人理解,他从不言悔。2013年他父亲被查出患有骨癌,得知此事后他心痛不已、失声痛哭。自打他工作以来,未能陪父亲过一个完整的春节。本想下半年再抽时间回到父亲身边,但2013年9月组织又把他从二大队调任金宝大队工作。为了适应刚刚转型才一个多月的金宝大队戒毒工作,及时解决大队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他日夜坚守岗位,直到11月父亲病逝也未能回去看望,以至于连老父亲临终前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
从警28年以来,余红生积极探索和推行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创立了“三包三挂”民警绩效考核标准、三等六级管理机制、戒毒人员矛盾调处小组等一系列较为成功的经验方法。他始终坚持把真情融入执法全过程,用诚心、耐心和爱心教育挽救了不计其数的失足戒毒人员。
戒毒人员储某,2014年吸食冰毒入所后精神恍惚,厌食、自闭、有自杀倾向。入队时间不长,体重就从60公斤下降到40多公斤。余红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其他民警制定预案,先后10余次与储某父亲沟通,多次带储某去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他还经常从家里包好水饺送给储某吃,同时帮储某清洁个人卫生,教其识字,指导其与家人沟通。他还安排其他戒毒人员给予储某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安慰,最终帮助储某克服了厌食症,以正常状态投入康复矫治过程。(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