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手记:找回那迷失的亲情
作者:张欢
“张庭长,感谢你啊,感谢啊!”现已83岁高龄的易某志紧紧握着我的手,虽然院坝里寒风凛冽,我却觉得分外温暖。“易老爷子,好久没见,身子骨越来越硬朗了嘛,娃儿些个有没有按时给赡养费啊?”“给了,都给了,幺女儿上个月从美国回来看我们的,还给你们带了巧克力,叫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你!”易老爷子脸上笑开了花。这次回访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去年五月的一天……
那天早上,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进法庭大门,经过一番耐心的询问,才得知老俩口已年过八旬,有5个子女,过去十余年只有远在美国的幺女儿承担着赡养责任。时间一久,其他子女均觉得赡养父母与自己无关,近一两年二老因生病住院花费十余万元都是幺女儿一人垫付。可就在2013年除夕,二老让大儿子花费了医药费400元,大儿子的女儿便发微博说只有他们一家人尽到了赡养责任,此微博让幺女儿一气之下不再支付父母的生活费。二老没了依靠只能召集其他四个子女商量养老之策。然而,长子易某贵和幺儿易某文,指责老人偏心,甚至吹鼻子瞪眼睛地谩骂老人,绞尽脑汁地推脱责任。二老无奈之下将四个不孝子女诉至法庭。
考虑到老人年迈,行动不便,于是我决定进村审判,在马武镇外坝村农民新村搭建起的简易法庭上,二老揪心地讲述着养育五个子女的艰辛,诉说着拉扯孙子孙女的劳累。但二个儿子却各执己见,“他们给幺妹儿带娃儿了,是应该她养撒!”“谁叫他们偏心”,甚至叫嚣着“我只养娘,不养爹”。
我以血缘亲情为突破口做起了调解工作,“人都是会老的,父母子女也就这一世的缘分,他们含辛茹苦把你们拉扯大,现在年迈体弱了,你们就不管他们了。那你们老了之后也希望子女对你们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吗?”“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幺妹儿这么多年都在赡养父母也不曾抱怨过。你们认为理所当然,那你们又做了什么呢?”在经过近五个小时苦口婆心的教育,以及现场群众的劝说,易某贵、易某文的良知终于被唤醒,重拾起迷失的骨肉亲情,最终达成赡养协议。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每逢这万家灯火团圆时,我的心总是难以平静,在法庭工作这些年,办理了太多赡养纠纷案件。子女道德的沦丧,亲情的迷失,总是深深地刺痛我的心,而作为一名基层法庭的法官,我只能尽我所能唤回子女即将泯灭的良知,挽回即将消逝的亲情,给辛苦一辈子的老人捎去一丝温情和宽慰,很庆幸自己能为此奔走在乡野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