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事
因为梦想,所以拼搏。
因为崇高,所以向往。
因为信念,所以执着。
如果不回头望,你不会知道自己走了多远,不会分清来时的路与现时的方向。
记得,前苏联女作家依连那的一句话——“我觉得很高兴,把一生献给一件大事业。”这“一生一事”让我无比佩服和尊敬。
进入昆山法院开始我法院工作的那天,记得是2012年夏天最热的日子,也可能那天温度并不最高,但一定是我人生中最激动的日子,因为做一名法官是我多年来的梦想,那天我是带着多年的梦想,带着“一生一事”的执着来到了法院的。
两年多来,我从一名书记员到一名逐渐办案的审判人员,这其中没有悠悠荣誉加身,也没有闪闪锦旗成堆,但这其中有一位年轻法官视若珍宝的荣誉和办案的万丈豪情。
记得两年多前第一天做书记员时接触的第一个案件,难忘当事人那一张渴望帮助和无奈的脸。张某夫妇是四川人,来昆山打工多年,此前是给工厂工人烧饭,两夫妻每年能有几万的收入,工作几年后,在老家盖了房子,日子见好。后来因为跟公司老板逐渐熟悉,承包了工厂食堂,生意越来越有起色。公司老板某天突然跑路消失了,张某夫妇近十万元的饭钱拿不回来了,与此同时还有自己带去的食堂用具。法庭上,张某夫妇大字不识一个,既不懂何为举证质证,也不懂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庭审中只是反复重复要拿回自己的炊具和饭钱。彼时,当自己脑海中手握伏魔利剑,维护公平正义、安定一方,庭审时进退有度、激烈时威武镇定的理想法官形象遭遇法庭上这对无奈与无助的夫妻时,空余的是书记员席上惊愕的我。
记得人生中独立办的第一个案件,至今仍能清晰的记得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深情相拥后脸上泛出的那一抹微红。原告是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妇女林某,被告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王某。王某的父亲是做五金配件生意的,在王某上小学时,王某的母亲便因病去世。王某初中毕业那年,王某父亲与林某相识,林某生有小孩,但丈夫同样早逝。林某与王某的父亲两人因同病相怜就在一起共同生活,两人一同生活了十二年,但从未登记结婚。2010年,王某父亲不幸病重,在弥留之际,写下了遗嘱,言明,家里有一套房屋归儿子王某所有,林某应负责给王某娶好媳妇办好婚礼,王某娶媳妇后应给林某提供住所,照顾好林某。此后不久,王某的父亲便撒手人寰。林某辛勤劳作,于2012年给王某娶了媳妇办了婚礼。林某带着与已故丈夫生育的儿子及王某、王某媳妇生活在这套遗留下来的房子里,虽然不富有,但也其乐融融。
2013年,王某生育了小孩,一家人居住在一起相对拥挤,王某及媳妇经常对林某表达不满,认为房子是王某父亲遗留给王某的,林某不该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居住在这里,要求搬离。一家人经常因此吵架,林某便持遗嘱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她对房屋享有一半份额。
这一的案件从法律上来说,并不复杂,法律关系非常清晰,房屋是王某父亲一人多年前购买,林某未与王某父亲登记结婚,遗嘱也载明房屋归王某所有,林某来起诉要求分割一半,毫无法律依据。但简单的驳回,恐怕伤害的不仅仅是这十几年来将王某当亲生儿子养育的林某,还与王某的父亲遗愿相违。林某就住在法庭旁边,我多次前往林某居住的地方,了解一家人生活实际情况,林某诉讼并非一定要获得产权,不过想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并且林某一直称呼王某为儿子,我将与林某谈话的过程录下来,在与王某谈话的时候播放给王某听,王某听到录音中林某说这十几年来怎么一步步把王某拉扯大,把王某视为己出,王某一直以来也对自己不错,只是近两年来王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家里确实拥挤了,儿媳妇对自己与王某的感情不能深刻体会产生的分歧导致家庭产生纠纷。王某顿时泪如雨下,一旁的媳妇还在数落林某的不是,王某一拳愤怒的砸向了桌子要媳妇住嘴,我知道这个案件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在经过我四五次的走访,林某、王某分别到法庭七八次的沟通后,他们终于坐到了一起。因确实考虑房屋面积较小,住在一起相对拥挤,由王某将该房屋抵押贷款十五万元,在附近购买一套较小的房屋给林某居住,在房屋事项办妥前,林某居住在现有房屋中。最终双方亲密相拥。
每当我工作中遇到难解的纠纷,感觉工作压力大时,我就会想起张某夫妇那颗焦虑的心和无奈的脸庞,我工作中遇到的这点挫折相比当事人遭遇的那些不幸又算得了什么呢?每当我被当事人误解,工作得不到认可感觉委屈时,我就会想起林某、王某等等那一张张最后微笑了脸,我知道那张微笑了的脸一定是对我工作的认可,这便足矣。
我知道我带着“一生一事”的渴望与信念所从事的正是最光辉的事业,如空谷幽兰,不言自芳。这“一生一事”就是一生都用最炙热的感情对待自己所热爱的法律事业,不厌不恶;这“一生一事”就是用多一点点的耐心一滴滴的积累民众对法院的信任,不愠不火;这“一生一事”就是用最初的梦想用不变的信念来干好法官这一件事,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