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微法院如何更上层楼
对话最高法信息中心负责人
□ 本报记者 刘子阳
网上立案24小时“不打烊”、在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网上送达线上质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移动微法院实名用户数、访问人数、活跃人数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累计实名用户达205.5万人,应用案件累计86.2万件。
中国移动微法院实现哪些突破?网上诉讼服务质效如何保证?如何完善推进?近日,就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负责人。
突破线下服务限制
记者:疫情期间,中国移动微法院的运用相比之前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突破?
最高法信息中心负责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等指示精神,最高法组织浙江宁波等法院和有关技术公司研发了中国移动微法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移动电子诉讼服务,实现移动诉讼服务“一网通办、一站全办”,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方便、快捷、优质的诉讼服务。
中国移动微法院6月访问人数238.17万,比2月增长76.04%。6月活跃用户数101.94万,比2月增长217.94%。疫情高峰期数据增长尤为显着,2月、3月新增用户21万、39.16万,环比增长21.39%、86.78%,活跃用户32.1万、86.27万,环比增长22.05%、169.06%。
中国移动微法院的推广与应用,有效推动诉讼模式由线下至线上转变,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全国法院审判执行、纠纷化解等工作。
本次疫情的发生危与机并存。对于移动微法院的推广应用,是一次重大机遇,促使更多当事人、律师主动采用和适应线上诉讼模式,通过移动微法院提供的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送达、网上证据交换等功能参与法院诉讼活动。中国移动微法院用户数及活跃度的大幅增长,加速了我国诉讼参与人诉讼方式的变革,突破了传统线下诉讼的限制。
保障线上办案质效
记者:与传统线下诉讼服务相比,群众认可中国移动微法院吗?群众对线上服务的满意度如何?
最高法信息中心负责人:在全国法院大力支持和推广应用下,最高法和32家高级法院均已上线并应用中国移动微法院。截至6月30日,中国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101.03万件,网上开庭2.45万次,网上调解6.48万次,网上证据交换6.74万次,发送文书669.7万份,节约送达经费超1.2亿元,全国法院跨域立案4.8万余件。
依托中国移动微法院,群众不再需要到诉讼服务大厅办理诉讼活动。很多原本不熟悉、不习惯互联网司法的当事人亲身感受线上办理诉讼活动的高效便利后,也对在线诉讼服务形成全新认识。
相比线下诉讼服务,利用移动微法院进行诉讼,操作简单、响应及时,又省去舟车劳顿,特别是疫情期间减少了感染风险,群众满意度较高。
记者:面对网上诉讼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案件办理的质效如何保证?
最高法信息中心负责人:为了全面掌握全国法院网上诉讼、多元解纷的办理质量和效果,最高法建立了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国法院诉讼服务数据的全面汇聚,依托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指标,全面展现全国法院诉讼服务情况。
例如,质效评估指标中对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的审核和办理期限做了详细规定,要求网上提交的立案申请7天内办理完成,管辖法院需对跨域立案申请在15分钟内进行审核,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多元化诉讼需求。信息平台对超期办理的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可有效辅助提醒法院和法官办理相关立案申请,提升案件办理的效率。
信息平台对各高级法院及辖区的诉讼服务、多元解纷、案件办理有了宏观掌握并予以督促,各高级法院也对辖区法院展开更具体的指导、督促,通过制度上的要求和技术上的支持,进一步保障案件线上办理质效。
应用推广仍需发力
记者:应用推广移动微法院还存在哪些难点或壁垒?如何改进?
最高法信息中心负责人:进一步推广移动微法院主要存在以下难点:内外网交互视频流畅性需要改善。目前网络交互存在信息延时,主要表现为音画不同步。我们正在进行技术攻关突破这一难点,更好地服务互联网庭审活动。各地移动微法院在线缴退费尚需实现与地方财政系统对接,由于标准不统一,部分地方法院尚未实现对接,需要进一步推动建设。移动微法院应用推广依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尽管今年移动微法院用户量、办理案件大幅度增加,但相对案件总数而言依然是不够的。还有很多当事人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移动微法院,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