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深化平安中国建设
——全国各地创新开展平安建设纪实
平安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关系社会安定,关系百姓安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综治部门,不断实践探索,建立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助推平安中国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人人都是平安建设的主体
平安关系你我他,建设平安中国靠大家。不论是党委政府,还是社会组织,甚至每个公民,都是平安建设的主体。
湖北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前提性工程来抓。湖北省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市州党委书记维稳工作专题会议,省政府每季度研究一次民生领域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省委政法委每季度召开一次政法委全会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形成了长效机制。
而北京市,则充分利用汇聚1800多家律师事务所、2.4万余名执业律师的区位优势,将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纳入平安北京建设的总体格局中。从为农民讨要工钱,到为马航MH370客机乘客家属提供法律援助,从“7·21”特大自然灾害,到“10·28”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律师们的公益法律服务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渠道,有效促进了社会矛盾在法治轨道内解决。
在上海,为破解吸毒、刑满释放、社区矫正人员及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难题,政府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社会组织。这里不仅有“自强总社”“新航总社”“阳光中心”等大型专业社会组织,还有46个社工站、600多个社工点活跃在各区县、街道、社区,构建起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社会工作体系。
平安建设盯紧重点地区
做好重点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关系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4个市14个县(市)区与北京相邻,205条道路直通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河北成为首都的“护城河”。在责任面前,河北省政法机关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以铜墙铁壁守护首都安全。2014年暑期安保活动启动的第二天,保定市公安局在涞水山区一举端掉了以代金龙为首的制爆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收缴雷管108枚,TNT炸药35公斤。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一方面,主动出击,依法打击分裂势力,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夯实基础,争取人心,牢牢守护着反分裂的前沿阵地。在这里,乡科级以上干部每人与2户到3户困难群众结对认亲,帮发展保稳定。同时,实行“双联户”政策——引导城乡居民以5户到10户为一个联户单位,联户保平安、联户促增收。
通过多措并举,2013年,西藏全区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和其他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都大幅下降,治安案件发案率也下降11.46%。
靠“人防”也要用“技防”
治安防范,需要人人参与,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立体战,提高平安建设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平。
按照中央部署,中央综治委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信息化。2013年2月,中央综治办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沟通协商,决定联合推进各级综治组织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工作。目前,中央综治办已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治办实现了互联互通,其中12个省(区、市)延伸到地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和村。
各地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主线,开展特殊人群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和校园及周边、护路护线联防。
山东省济南市全面整合社保、工商、铁路、民航等51家单位的76类社会数据,以及公安内部数据、互联网数据,形成了部门间共享网、公安网、图像网、互联网四大数据资源池,搭建了集维稳、反恐、侦查等64个应用系统于一体的多警协同指挥作战平台。该市公安局依据大数据云计算,对所有110警情数据及社会治安动态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增强了社会面打防的针对性、实效性。2012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率年均下降7.6%,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为97.36%和97.28%。
各地积极探索,推动平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为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11月4日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对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作出周密部署。
“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的动员令已经发出。各级政法机关、综治部门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又踏上新的征程,向着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目标前进!(王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