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浅议新时代法律人才的品格

        时间:  2022/8/19 13:22:27  

        浅议新时代法律人才的品格


        万娟娟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及与之共生的法律理念在动态调整。一代代法律人无论是在心智、观念或是能力上,必然打着时代的烙印,彰显发展洪流中对法律、法治的不同诉求和期待,即便是纯法律技术领域,也当如此。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在保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发展。新的时代使命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年轻人对于这个时代脉搏的把握和思考也更为广阔深远。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人才,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评价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法治人才应具备的品德、品质和能力,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总体目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形态将产生直接影响。今日之中国的法律人才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敦促我们尽快转变并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对于时代呼唤什么样的法治人才给予积极回应。


        优秀的法律人,当具有正确而坚定的政治思想理念


        评价一个个体的最高标准和首要标准应当是他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热忱以及在此之上的家国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就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体制机制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法律人要有底气、自信、信仰和坚守。青年学生对党、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的热爱和笃信最能转化成源源不竭的奋斗动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秀的法律人,以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基本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将清明、守正、廉洁、自律刻进骨髓,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时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法治人才培养应当遵循“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并举,不能只把法律当成工具,而不论价值观的养成。因而,在法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当将三观正立、坚韧积极、勇于挑战、同理心强作更高的考量,比法律技艺的精湛更为关键。


        优秀的法律人,需要开阔的眼界和不断向外探索的勇气和能力


        年轻的法律人,不应当以分数、成绩、奖项等作为学习的唯一动力,一味寻求“被数据化”了的统计意义上的成就。人生的丰富和多彩在于经历和过程,不断丰满的人生才能充实头脑、塑造性格,这都是至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外向型路径培养理念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必须破除唯分数、唯奖项、唯成绩的陈旧思维,倡导知行合一、全面发展,推动学生“走出去”“下基层”,带着知识去、拿着经验回,强化价值理念,夯实法治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各地从事基层工作时,多次指导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并勉励同学们“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法学教育提出过非常具体的要求:“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基于此,将青年法律人参加社会实践、法律实践、基层工作的实际成效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培养具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经历、清晰的社会认知、完整的省察的新时代法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当代大学生:“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法治人才,定然是有理想、有道德、精技艺、重实践,在报效祖国的过程中成就小我。作为未来法治人才的引路人和见证人,我们应当做到思想较学生先行、行动给学生支撑,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评价标准,既重视成功,也宽容失败。和学生一同努力,完成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时代答卷。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